文/李 唐

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书写战争的作品不胜枚举,作家们用作品反思战争与人性,探究战争的残酷本质。本次编者按作家得奖时间倒序推荐七本最的战争题材作品。

一、《世界末日之战》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世界末日之战》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巴西的共和革命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社会动荡不安,有位名叫安东尼奥的人来宣传原始基督教义。他预言一位英明的君主就要降临,把一切受苦受难的信徒救出苦海。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牧民——甲贡索人信以为真,纷纷皈依,一些外地流窜来的盗匪、流浪汉和冒险家也加入了信徒的队伍并把安东尼奥称为“劝世者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打算在若塞罗城订购一批木材以便在卡奴杜斯盖一座教堂。由于若塞罗市政长官认为安东尼奥及其信徒图谋不轨故意拖延交货日期。卡奴杜斯居民得知原委,非常气愤,扬言要袭击该城。若塞罗市政长官故弄玄虚,写信给司令长官,要求派兵前来保护。于是双方冲突日渐激烈,爆发了带有宗教色彩的牧民起义,政府三次派兵镇压,都被起义军打败了。第四次出征动用了军队的精华,由陆军部长亲自统帅用德国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六千名士兵镇压几千名以火枪和牛叉自卫的甲贡索牧民。

卡奴杜斯牧民起义在巴西历史上是一件可歌可泣的史实。《世界末日之战》,它并不以情节曲折取胜,而是要唤起读者的觉悟。略萨一方面讴歌了起义的人民群众,一方面则毫不隐讳地指出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革命的领导集团目光短浅,用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思想代替了起义的原则和目标。在拉丁美洲,仍然存在着巴西般的地区,阶级矛盾严重。

作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一名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

二、《铁皮鼓》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铁皮鼓》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偷情,又目睹纳粹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尽管他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和他发生关系,怀孕后却嫁给了他父亲,生下了库尔特。

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之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铁皮鼓》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 1980年奥期卡外语片奖。

作者:君特·格拉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因其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地位,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1940 年法军在弗兰德地区被德军击溃,出身的骑兵队长雷克谢带领麾下的士兵仓皇撤退,在途中神秘死亡。他的死困扰着骑兵佐治:雷克谢是自愿寻死的吗?佐治探访记忆的每个角落,依靠战俘布吕姆、勤务兵依格莱兹亚和队长遗孀科里娜,拼出了雷克谢残破不堪的一生。

在佐治的记忆中,当年在弗兰德公路撤退时,他们也许从没有停步,他们总是不停地在雨水淋漓的黑夜里没完没了地前行。队长的死因地让他迷惑。

作者:克劳德·西蒙(法语Claude Simon),法 国 小 说家。代表作及成名作《弗兰德公路》。1985 年克劳德·西蒙因为小说《农事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1981年创作的小说讲述了西蒙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