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原文(林语堂艺术之美不在于技巧)

1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清华、北大,林语堂身上的光环耀眼,可以说是站在知识金字塔顶端的人。但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视自己为“俗人”一个,把俗之美好剖析得细致入微,将俗之体验描写得亲切感人。俗,不再是俗不可耐的“俗”,而是耐人寻味的“俗”。

通常我们认为,欣赏艺术似乎要比享受美食更“”一些。也就是所谓“精神享受比物质享受更高尚”。但林语堂在书中提到,物质带来的快乐和精神带来的快乐,并无本质不同。他不赞同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类”,因为二者之间并没有清晰的边界。比如,当你在户外活动中感到快乐时,如何分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林语堂认为,这种探究是哲学家的事,

通常我们认为,拥有更高的智力是好的。人都想扩大认知边界,变得更聪明。但林语堂辩证地看待“智力崇拜”。他提出,相比学富五车,懂善恶、辨是非、明爱憎的能力和素养更可贵。书读得多但遇事“拎不清”的人有之;“什么都知道”但见解错误的人有之;智力超群但心肠冷漠者有之。林语堂认为,的“智力崇拜”甚至会“蒙蔽一个人”,使其将智力追求、事业成功视作高于一切的目标,以至于放弃生活中的其他乐趣。当然,林语堂对于“智力崇拜”的反思,仅仅是从普通人的立场来谈的。对于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杰出者,则另当别论。

2

既然精神的、智力的追求不必是“俗人”的理想,那么,什么更值得追求?《生活的艺术》提到“家庭生活、大自然、文化享受”是普通人获得快乐幸福的三大重要来源。

林语堂在书中提到,在所有人类组织形式中,家庭是最亲切、最有意义的生存单位。“飞行员会放弃飞行成就,运动员会放弃比赛荣誉,演员会放弃舞台”,但人们不会放弃家庭。 我们常听到说能力不足的职员或经理,但很少听说有不合格的家庭成员。林语堂认为,一个人如不能在家庭生活中获得成功,“则他在以外的团体生活中,大概也难于期望有所成就”。

关于大自然对人们的重要意义,林语堂讲了一个寓言:

从前有个人,祈求造物主赐予他更好的世界。造物主指着绿水青山问他:“这不是很美丽的景物吗?”那人摇摇头,看都不想看。造物主指着五彩缤纷的花草问他:“这些色彩不是很美丽吗?”那人还是摇头。造物主又带他看大峡谷、飞流的瀑布、奔涌的大江。那人还是觉得不够好。造物主忍无可忍,怒斥他:“如此的星球,你还觉得不够好吗?那好,我送你到一个地方,让你看不到行云流水,将你囚禁到命终之日。”于是,造物主送他去住在一座城市的公寓里。

这则寓言尽管有些夸张,但表明了大自然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即使生活在便捷的现代城市里,人们依然需要通过亲近自然获得快乐。

3

文化享受方面,则是读书和写作,这也是林语堂的老本行。

他认为“世上无必读之书”。心智如树木般生长。一个人所读的书要与阅历和认知匹配。特定的书,要在特定的时间读,才能读有所获。这有点像与人交往。什么时期交什么朋友,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理成熟程度。林语堂也拿读书与交友作对比,只不过,他说的读书之“交友”,是跨越时空的。通过阅读,发现古今中外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作家,是一件幸事。而熟悉、厌倦原来的作家,发现、着迷新的作家,正是心智成长的必经过程。

写作方面,林语堂强调“文学个性”。文学个性好比人的性格,只不过是通过文章体现,如机智、幽默、悲悯等。文学个性没法速成,需要写作者从起步阶段有意培养。然后是“创作孕育论”——观念变成文章的过程,好比怀孕。观念没有经过充足酝酿,无法产生浑然天成的文章。当观念如雷电般惊扰不休,非将它诉诸文字不可时,好的文章就诞生了。这正如生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