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受创伤或外力击打,遭遇溺水、电击等意外或突发严脑疾病时,可能会引起呼吸、心跳停止,也就是“心肺停止”。那么,“心肺停止”代表着什么?等同于“死亡”吗?辟谣君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解。

“心肺停止”是指心脏停跳、没有呼吸,但此时还不等同于“死亡”。

“人的死亡一般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脑死亡为识别标志。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康复张辉医生 介绍。

从身体外观直观地判断脑死亡,就是瞳孔散大到边,且手电筒照到瞳孔上没有反应。正常人被强光照射时瞳孔会反应性缩小,即使是在昏迷的状态下。

“一般来说临床宣布死亡以脑死亡为准,在没有脑死亡之前,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心跳呼吸停止都不能算是正式死亡,因为现在有人工肺、有体外循环,如果抢救到位的话,都有生还的机会。”上海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 解释道。

在医学上,人在心肺停止状态下,如果尽快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手段,是有生还可能的。“不过在断血和缺氧的情况下,大脑只能坚持6分钟,超过6分钟就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脑死亡。但如果通过机器支撑循环和呼吸,供给血液和氧的情况下,大脑是可以保持活性的。”胡洋主任进一步说明从心肺停止到脑死亡的窗口期其实很短,往往只有几分钟。

从心肺停止到脑死亡,死亡标准的演变其实不仅代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也反映了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在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