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桥的摇篮,在建造上中国的古桥则更是发展得早而有建树,所建出的桥多而精。被众多造型美观大方的桥所点缀着的中国,也被封上了一个“桥的国度”的美称,其中不少的中国桥甚至在世界上都备受瞩目,可见中国的桥梁艺术实在是精深。本文侧重于分析中国古代的桥梁文化。

一、 中国古代桥梁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们周围的环境中,桥这种建筑物常见,尤其是在南方水乡,桥各式各样,造型各异。桥的直接用处是用于渡过无法到达的地方,便于跨越障碍。譬如建于水乡的桥,水便是的障碍,阻碍了两岸人民的来往相处。机智的人们想出了解决办法,于是桥这种大型构造物便应运而生。

桥的建造也灵活精巧,不受空间限制,这种特点也使得不同用处的桥产生。就算在地形崎岖的高山上也能有桥的身影,而这样的桥往往是独木桥,只能允许一边通过。桥左右两侧同时有人,那么只能一方礼让另一方。

这种桥陡而险,往往处在人烟的地方,可能因为年久的缘故,加上风吹雨打,桥上的木板会有脱落,所以这就造就了山顶“险桥”。这种桥学名叫做悬索桥,也叫吊桥,它的优点就是能够跨越很大距离,并且造桥所需要的材料很少,桥体自身的质量很轻,悬索桥的产生也能看出桥有新发展。

一般的桥是允许人通过,渐渐地,中国古代又出现了允许马车等驾驶工具经过的桥,这种桥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桥梁也更敦实。后来随着新的通行工具——船的出现,桥也渐渐随之有了改观。但此时的桥在江南地区显现出了一种弊端——建在水面上的桥占用了的水域面积,阻碍了乘船捕鱼人的去路,人们被这个问题折磨着。

后来的桥不只是能够仅供桥面上方的人、通行工具通过,人们还想出利用桥下方的空间,允许桥下水面上行人通过。这种建在河两边的桥,可以越过桥下的河,这样就形成了“桥下行舟,桥上行人”的和谐景象。这种桥名为拱桥,出现于东汉中后期。拱桥下设有桥洞,拱形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半圆形,还有多边形,椭圆形等,供于各种用途。

中国的古代桥梁不止悬索桥和拱桥,还有梁桥等,多种多样的桥丰富了中国古代桥梁文化,在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物上更是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劳动结晶。

二、中国古代桥梁多而精

中国古桥之多,在于数量和种类多。中国的古桥数以万计,出名的有扬州五亭桥,四川泸定桥,潮州广济桥和北京玉带桥。首先要提的就是扬州五亭桥,它作为扬州名桥二十四之首,素有“中国的桥”之称。

五亭桥容中贯通,其建筑风格颇为融合,既有北方桥的雄伟,又兼具南方桥的秀气,它静静地伫立在瘦西湖内,与扬州美景融为一体,它甚至成为了扬州市性的建筑。故有唐代大诗人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将山水柔情描写的。

月光照映下的桥,勾起了杜牧的万千思绪,桥美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后来中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扬州的五亭桥是艺术美的。可见五亭桥是公认的中国“的桥”。

北京的卢沟桥也是中国古桥的另一大奇迹,它曾在来华商人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被提到,他称赞卢沟桥是“世界上的桥”。卢沟桥外观敦实优雅,古朴端重,建筑特色和艺术也都是的。

中国古桥之精,在于建造工艺之精妙。古桥的建造是粗制滥造的,每一道工序都经过工匠精心监制而成。 说到中国的古桥,就不得不提中国最古老的桥——赵州桥。由隋朝的匠师李春建造,又名安济桥,坐落于中国的河北省石家庄市。

赵州桥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桥,在世界上也是桥中的“元老”级别,它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桥。它的设计在当时具有先进性,赵州桥也是迄今为止跨度的古桥,其保存良好,匠师李春在设计上也作出了重大改进。他将桥体的拱肩由实肩拱改成了敞肩拱,在技术性能上的。

赵州桥还达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节省了用料,工人们施工时也方便了不少。古代的洨河每逢汛期,水线上涨,如果桥没有较好的泄洪能力,将会危及人们的,庄稼被水淹没,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而赵州桥的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增加了泄洪的能力。

李春在设计时的确费了不少心思,他采取的敞肩拱就是一个上策,实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敞肩拱较以往的实肩拱能够节省大量土石材料,这样一来,桥身的重量就减轻不少。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近三百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近七百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稳固。

使桥的外观造型更加优美,四个小拱均衡而对称,大拱与小拱交相连映,组成一幅自然流畅的图画,更显轻巧秀丽。

美轮美奂扬州五亭桥,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古色古香河北赵州桥,唐代张鷟称道:“赵州石桥甚工,磨砻密致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

大气磅礴北京卢沟桥,清朝乾隆皇帝咏卢沟桥:“滑芴新波泛薄,陵春山苍郁有云兴。天边诗境卢沟道,半拂吟边忆我曾。”中国古桥多而精美,实在是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三、总结

中国古桥历史悠久,制作精巧,发展质量高,有着无法比拟的艺术价值。这些中国古桥世世代代为人们奉献着,供人们通过障碍,它们仿佛一位位老者,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后辈们生息繁衍下去,人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善待这些祖先留下的遗产。

参考文献:

[1] 《杜牧诗选》,胡可先,中华书局,2009年

[2] 《朝野佥载 隋唐嘉话》, [唐] 张鷟 刘餗 , 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

[3] 《马可·波罗行记》,[意] 马可·波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