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三国时期袁绍手下重要谋士,他天资聪慧、博学多才,是三国的谋臣,但如此聪明的人,却被落得被赐死的结局,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田丰的死因。

田丰自幼天资聪慧,博学,特别守孝道礼法,为因此为乡邻所器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用,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但当时灵帝事情,宦官专权,贤臣、贤臣被害,正直的田丰看不惯的朝廷的黑暗,于是,选择弃官归家。但由于很有声望,他又被冀州牧韩馥征用,成为韩馥的部下。但韩馥不会用人,田丰也因为正直而不得志,没有受到重用。如此,田丰性格的正直突出,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其不同流合污,做个正人君子。但也影响了其早期的仕途,为其日后死因埋下了伏笔。

后来,韩馥治下的渤海太守袁绍,反客为主借机占据冀州,赶走韩馥。袁绍听闻田丰很有威名望才干,主动妖魔化重金招揽田丰。那田丰本就有匡救汉室的愿望,加上他认为袁绍为人谦卑,又是四世三公的家门,声望,势力不小,就加入袁绍的阵营,当了冀州牧的别驾。而一开始,袁绍也器重田丰,对其信任。那田丰也为了袁绍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袁绍战胜了威风一时的公孙瓒,统一了黄河的地区,虎踞四州,袁绍的事业也达到了。

但田丰与袁绍的蜜月期,不久就结束了。原来是田丰与袁绍在针对曹操作战中,产生了重大的分歧。袁绍统一河北后,主要面对的敌人就是控制中原的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当时,一度依附曹操的刘备逃离许昌,杀了曹操安排的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反叛曹操。曹操见刘备反叛,亲自率兵征讨刘备。听闻这个消息,田丰马上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军队根据时机出动,现在就是时候。”显然田丰是意见是对,如果袁绍出兵,可以打得曹操措手不及。但生性犹豫的袁绍,却推辞说自己小儿子生病,无法出兵。田丰的计策没得到施行。田丰气愤,就举着拐杖敲击地面说:“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啊!”就这样,袁绍没有出兵,失去一次打击曹操的好机会,结果曹操很快击败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兵指北方,与袁绍对峙。

当曹操击破刘备后,袁绍qian想出兵攻打曹操。但田丰认为既然失去前面的时机,眼下不宜出兵。就主动站出来,劝阻袁绍说:“曹操擅长用兵,变化无常,人数虽少,不可轻视。现在不如长期坚守。将军凭藉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现在不用庙堂上稳操胜券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万一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但刚愎自用的袁绍,自持兵多粮足,可以战胜曹操,就听不进去田丰的意见。显然,田丰意见是正确的,是建立敌我势力的准确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计策。如果袁绍采纳,历史有可能会重写,可固执的袁绍不听。

田丰见袁绍不听,是什么态度呢?历史记载此时田丰的态度是“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可见正直的田丰自然又是性格的体现,他田丰极力劝阻,结果引来袁绍大怒,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于是,执意先发布檄文,大举南下。当然,袁绍将田丰下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人诬陷,这个人就是袁绍另一个谋士逢纪。逢纪忌惮田丰的正直,多次在袁绍面前进谗言诋毁田丰,结果引来袁绍对田丰忌恨和不信任。此次,田丰又当众顶撞自己,坚持己见,不给袁绍面子。外宽内忌的袁绍,是新恨旧怨齐发,就把田丰下狱了。

袁绍不听田丰劝阻,轻易出兵渡过黄河,结果先是两员大将颜良、文丑被曹军所杀。接着,在官渡与曹操一决雌雄,被曹操火烧乌巢,大败一场,仅仅带八百骑兵讨回冀州。袁绍大败,结果许多人就开始怀念田丰了。认为如果当初采纳田丰的建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时候又是那个逢纪登基,又黑了田丰一把,可这一把却是致命的。袁绍回来后,他也对自己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面有惭愧,对逢纪诉说。可那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是信以为真大怒,并对部下:“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会被他耻笑。”爱惜面子的袁绍,自然不肯承认错误于是下令诛杀田丰。

而当田丰在狱中时候,因为袁绍兵败,许多人认为田丰当初意见正确,很快就会出狱重新受到重用。可看透袁绍的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结果,果不其然,田丰没有等来赦免的文书,却是被诛杀的命令。就这样一代谋臣田丰,就被袁绍害死了。而田丰死后,袁绍也是一蹶不振,不仅就一命呜呼。袁绍死后,两个儿子争权夺势,整个河北也被曹操吞并,袁氏家族就此覆灭。

通过田丰之死,我们看出来两个方面原因。其一就是袁绍本人,袁绍刚愎自用、外宽内忌、听信谗言,忌恨正直的部下,结果导致田丰被杀。其二就是田丰自己本人。首先,田丰不用识主。当初,不少谋士投靠袁绍,其中还包括曹操日后重要谋臣荀彧和郭嘉。可他们都准确看出了袁绍的性格特点,不能成就大事,结果都离开袁绍,反而去投靠名望势力不如袁绍的曹操。可田丰只看重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和势力,忽略了袁绍的性格弱点,结果选择领导不对,为自己埋下苦果。当他看透袁绍的时候,已经晚了。其实是田丰的性格与情商问题。田丰为人过于刚直,说明他智商高情商低。荀彧就曾经评价田丰是“刚而犯上”。那田丰说话有时确实不注意场合,常常使人没有面子,下不来台。袁绍本来就是外宽内忌,爱惜面子,田丰这样劝谏不是撞枪口上吗?对比一下,我们看刘备执意东征孙权,当群臣劝谏无效的时候,我们没有看见诸葛亮执意劝谏,因为诸葛亮知道此时无法劝谏刘备,执意反对而反让事情更糟,所以他没有表态只是叹道:“法孝直若在,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不会溃败!”此外,我们看贾诩,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善于自保。他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以求平安。特别是曹操为了立嗣这样的大事,贾诩也回答的巧妙高超。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先是闭口不答,沉思许久。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贾诩这么回答表达了自己对废长立幼的不支持,但他没有支持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借用袁绍、刘表的例子劝谏,给曹操面子与台阶。而且朝臣最怕卷入立嗣斗争中被君主猜忌。贾诩虽然私下是支持曹丕的,但他回答没有明确支持曹操哪一个儿子,而是利用前人例子说明问题,也暗助了曹丕一把。但贾诩没有明确表态,自然不会被曹操猜忌。这里我们看出来,田丰在情商在与诸葛亮、贾诩的差距了。所以,他日后被袁绍诛杀,也是有自身的原因,这就是田丰之死给我们的启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