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听故事,轻轻松松过日子。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年幼登基,表面上不理朝政,暗地里积蓄力量,奋发图强的故事。

说起这楚家三代,家风实在太差。爷爷楚成王被父亲楚穆王杀死篡位,父亲执政仅十二年又暴病而亡,楚庄王自己年仅十来岁就继承王位,啥事不理,弄得是奸臣当道,民怨沸腾。那他这三年都干啥了呢?

年,吃喝玩乐,胆小怕事。一是楚庄王十几岁的小孩,根本不知道当朝执政的门道。二是君父楚穆王急病离世,还未来得及为他铺路。三是佞臣弄权,朝中大权主要集中在太傅潘崇、令尹子孔以及公子燮、公子仪手中,楚庄王只是个傀儡。更令楚庄王心惊胆战的是,公子燮还和斗克带兵谋反,妄图篡位夺权。幸亏成嘉、潘崇救驾,大夫戢梁又在庐地截杀公子燮和斗克,解救了楚庄王。楚庄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忐忑不安地度过了年的君王生活。

第二年,声色犬马,众叛亲离。楚庄王继续不改本色,奢靡懒政。晋国派兵进犯蔡国,蔡国向楚国求援,楚庄王根本不予理睬,导致蔡国国都被占,蔡庄公被羞辱而死。要知道,蔡国可是楚国的同盟国、附属国啊。群情激愤,诸侯一片哗然,都认为楚庄王胆小懦弱、昏聩无能,以致于很多能人贤臣都离他而去。

第三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政外交乱象四起,一方面,发生了天灾饥荒,另一方面,周边的戎族、夷族、越族进攻楚国,附属国庸国、麇国也准备造反,楚国已经到了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地步。楚庄王非但不引起重视,还在宫殿门口立了一块牌子:凡有进谏者,一律杀无赦。俗话说,世乱有良将,国危出忠臣。楚国大夫伍举,也就是伍子胥的祖父,冒死进谏。楚庄王问,你敢来进谏,难道你不怕死吗?伍举很聪明,他回复楚庄王道,我不是来进谏的,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是来向大王请教的。楚庄王道,什么问题。伍举说,我们楚国有一只很大的鸟,三年了,它一直栖居在朝堂之上,不飞,也不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楚庄王回答道,不是这只鸟不会飞,也不是这只鸟不会叫,而是它在等羽毛丰满。你看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来,楚庄王知道自己资历尚浅、势单力薄,表面上是楚国君王,实际上危机四伏,只要一招不着,就会政权倒坍、性命不保。三年来,他看似花天酒地、昏庸无道,其实暗地里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行事低调,保存实力。伍举进谏后不久,楚庄王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亲自执掌政权,大刀阔斧改革朝政:凡是三年来吹牛拍马、歌功颂德的奸佞小人一律罢官免职,甚至入狱处死,凡是忠于职守、敢于进谏的加官进爵、大举重用。在楚庄王的励精图治和忠良贤臣的辅佐下,楚国不断变得强大,并在公元前509年打败了强国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