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桑寄生。

桑寄生

桑寄生,始记于《神农本草经》,位列药之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其释名,“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名寄生”;《蜀本草》也讲,“诸树多有寄生,方家唯须桑上者”,因而得名“桑寄生”。

须知,桑寄生的原名为“桑上寄生”,一味寄生类植物,因此,桑寄生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每每有鸟类食用了它的果实之后,飞往不同的地方,在树上留下的排泄物中的桑寄生种子在树枝上长出吸根,侵入树干,从而夺取寄主养分,随后不断长大成株。

桑寄生

然而,若是桑寄生寄生在一些果树上,因其会吸食寄主的养分,把寄主逐渐的“榨干”,导致果树减产减收,甚至是枯死。所以,很多农民都会比较厌恶桑寄生,认为它是一种有害的植物,若是见到会毫不留情地除之而后快。

殊不知,正是这所谓的“有害植物”,也是一味治病良药啊!

风湿痹痛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的外邪不外乎风、寒、湿、燥、热、暑六种邪气。

其中,风邪最为常见,一年四季均可使人患病。此外,寒、湿、燥、热、暑等外邪,均可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

早在千年前的《素问》中就讲了,”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说得正是风邪多为外感病证的先导。

因此,有时候不小心吹到一阵凉风,回到家没多久就感冒发烧了,其实正是风邪作的祟。

除了风邪,湿邪亦当尤为小心。中医认为,湿邪多黏腻,因此,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病情也多反复,难以。

然,风邪裹带着湿邪入侵到我们的体内,流窜于经络骨骼,湿性黏腻,容易阻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闭塞不通,闭,痹也,加之不通则痛,是故而见痹痛。

桑寄生味苦而善燥湿以治本,又兼之效,以阻断外邪源源不断入侵到体内。

桑寄生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羌活、独活等湿的药材,其中,上半身的风湿痹痛可用羌活,下半身的风湿痹痛可用独活,若是两者同用,可止一身痹痛。

羌活

独活

腰膝酸软

桑寄生不之功,还有强健筋骨之效。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人随着年龄渐长,肾气日渐虚衰。而肾藏精主骨,肾气亏虚不足,骨骼自然难以像年轻时那般强健。

此外,肝藏血主筋,精血本为同源,是故肝肾亦为同源。肾气不足日久容易累及肝血,是故,肾精和肝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桑寄生主、肾经,加之其味甘善补,是故,桑寄生功善补肝肾而强筋骨。

桑寄生

可与补骨脂、牛膝等补肝肾,强腰膝的药材同用,疗效更佳。

补骨脂

牛膝

崩漏经多

桑寄生还能用于女性朋友崩漏经多。

可能有些人并不把崩漏当回事,觉得只是多流点血而已,过几天就会好的。

须知,月复一月的崩漏,且不说会有血虚的问题,若是来势凶猛,更是有虚脱的风险。

中医认为,崩漏经多因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以致冲任不固所致。

桑寄生主、肾经,功善补益肝肾而固摄冲任,实为治崩漏之本之良药。

桑寄生

然,中医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崩漏来势汹汹之时,大量出血,有致虚脱之风险,是故当以止血凉血为先,可酌加生地、白茅根等止血凉血的药材。

生地

白茅根

胎动不安

桑寄生经血分,肝主冲任二脉,冲主血海,任主胞衣,加之桑寄生又入肾经,肾主生殖,是故,桑寄生又可作安胎之用。

桑寄生

然,单味桑寄生药效毕竟有限,若是与杜仲同用,效果更好。

杜仲

头晕目眩

大家回忆一下,每每吵架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头晕目眩,面红耳赤?

这主要是由于肝主怒,怒则气上。说的是人一生气,肝气就会往上冲,然,肝气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往上走,而是裹挟着气血一股脑的向上走。大家试想一下体内的气血全都往上走了,难免会有头重脚轻,头晕目眩的感觉,加之气血上涌,是故而见面红耳赤。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上实下虚。

须知,肝阳上亢也是高血压的其中之一。

桑寄生味苦,经,善降泄上逆的肝气,而平肝熄风,为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之常用药。同样也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

桑寄生


桑寄生功效远不止于此,《本草经疏》中,对桑寄生的功效作了系统的总结,”桑寄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详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说的是桑寄生寄生于桑枝之上,尽得其精华,是故功效要比桑枝来得更优一些。

“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候,痈肿多由于营气热。肌肤不充,由于血虚。齿者,骨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益血则发华,肾气足则齿坚而发眉长。血盛则胎自安。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产后余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金疮则全伤于血。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兼能祛湿,故亦疗痹。”说的是桑寄生尤善补肝肾精血,但凡是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诸多问题,诸如牙齿松动、须发早白、毛发脱落、崩漏不止、胎动不安、乳汁不下等问题皆可选用桑寄生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