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的《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夏至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了全年的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夏至日也是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一天,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市白天的时间最长,大约17个小时,最南边的曾母暗沙白天时间最短,大约12小时。

夏至过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渐变短。

在古人的观察里,夏至的物候是:

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是朝前生长的,所以属阳,夏至这一天,鹿角便开始脱落。鹿和古人相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鹿是爱情的象征,美好愿望的象征,权力的象征。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为感觉到阴气的生长而开始鸣叫。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为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吐,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

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这一天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之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出现中暑和阳盛火旺等问题。因此,在夏至期间,中医养生中强调清凉消暑的饮食和调理方法。常见的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锻炼、避免暴晒等,这些方法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夏季疾病。

民间有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人参汤”。

“夏至无与适,驱马出东城。渐去市井喧,稍增耳目明。” ---- 宋 刘敞 《适野》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 宋 杨万里《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

总体而言,夏至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气。无论是从历史、地理、医学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夏至都是一个丰收和欢庆的节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夏至节气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集庆祝、娱乐和养生于一体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