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歇后语一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个歇后语理解不一样,站在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僧人名叫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

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无亮光的黑暗巷子。

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几次经历。

有时候匆忙,两人都有相撞还会受伤。

有一天晚上,释容又路过这条小巷,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提着灯笼,正要穿过小巷而去。

有了这点灯光,黑暗的巷子一下子明亮很多。

释容便跟在这人后面,打算借着前面人的灯笼发出的光亮安然穿过这段小巷。

这时,释容听到有路过的人说,这个人邻村的瞎子是个怪人,明明眼睛看不见,每天晚上出来,还必然打着一盏灯笼。

这句话引起释容和尚对前方人的好奇,释容快步上前,追上前方几步之遥的盲人。

双手合十,开口问道,施主,冒昧打扰一下,你真是一位盲人吗?

盲人回答道,我出生就看不见任何光亮,这眼盲是天生的。

释容看看盲人眼睛,问道,即然如此,是白天和晚上,对你而言,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你每天出来时都必带一盏灯笼呢?

盲人笑道,一到晚上出来,到处漆黑一片,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可是对别人来说,却会变得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晚上提一盏灯笼,不愿和别人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释容双手合十,对盲人施了一礼后说道,阿弥陀佛,施主真是有菩萨一样的慈悲心肠。

盲人摇头答道,不敢当不敢当,这么做是为我自己安全。

你过这条小巷的时候,可曾与人迎面撞过。

释容答道有过,盲人说,我带这盏灯笼时,照亮別人的路,也让别人看到我。

这样,行人在路上就不会被撞到。

释容听到后感叹,日日求佛法,今日未曾想到,原来就在我身边。

为別人着想,只是举手之劳,能给别人诸多方便。

互相理解,多为別人做一点,别人也会为你做很多,收获很多。

互相为別人考虑一下,人与人之间会非常和谐。

瞎子点灯就不是白费蜡逻辑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