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作别,荆轲迎风绝唱,这悲壮的歌声刺穿易水江面的上空。风过后的余音里,隐约听到了几分不舍与留恋。

荆轲刺秦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看荆轲刺秦王,无疑是在阻碍历史的发展。但是司马迁却不惜大费笔墨将之记载下来,且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这说明荆轲刺秦的事迹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一天,秦王嬴政非常高兴,因为燕国使者来秦国,要代表燕国要投降他秦国,他一统天下的霸业又进了一步。便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燕国的使者,荆轲与秦舞阳。

荆轲手托樊於期人头,秦舞阳托燕国地图。尽管两人已做好了准备。可当直面秦王嬴政的时候,秦舞阳还是胆怯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面死亡。秦舞阳的胆怯也让秦始皇有了警觉。当荆轲向秦王嬴政进献地图,当地图展尽的时候,一把匕首赫赫显露出来,嬴政看到匕首还是吓得跳了起来。荆轲便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匕首朝他胸口刺去。

嬴政一个翻身,匕首没有刺中,大殿内的文武百官是不能佩戴武器的,都是徒手,顿时场面一片混乱,此时嬴政的药师用药袋砸向荆轲,荆轲被砸不禁分神顿了一下,乘此时机,嬴政拔出佩剑砍掉了荆轲的左手,随后又刺了荆轲几剑,知道行刺失败,荆轲说:“我没有早早动手杀你,本来是想要先逼你退还燕国土地的。”话音一落,殿外的武士都已经冲进来,将荆轲杀死了。

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的狂放、旷达、忠义、侠勇、镇定令人荡气回肠,让人过目难忘。这说明成功从古以来就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有一些在功利之上的东西一直在人们的心中传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传扬和一致认同感,如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如舍生取义的殉道精神,这些都在荆轲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才是荆轲的价值所在,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

侠义精神,千年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