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楼市也是如此!

站在今天的楼市,复盘2008至2023年楼市的周期,你或许可以更加清晰认识到房价的预期。

那么,一起来复盘过去15年的国内房地产周期史。

2008年至2009年楼市周期

2023年的楼市是否会在政策大放松之下,迎来大回暖呢?

凭借着市场的记忆,过去的2009年和2014年是楼市低迷期周期,这两轮楼市周期低迷可谓是一场“财富倍增计划”。

时代芳华效果图

先从2008年和2009年这次楼市低迷期的说起,2008年刚好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而2007年国内楼市表现出异常火爆,多地爆出新盘推出就售罄的头条新闻。

2007年底,珠三角的代表城市,深圳楼市在政策调控下,开始逐渐转入平静期;同时进入2008年下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外贸压力陡增,各地楼市陆续进入低迷的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底,多地开始救市措施,大家熟悉的“4万亿”刺激计划也亮相了。

此时,国内的楼市呈现为救市和打折促销共存的现象,与今天2023年的楼市现象有相同之处。

进入到2009年的楼市小阳春,多地楼市开始回暖,一轮楼市狂飙的周期开启了。

在2009年,多地爆出年初买房,年底房价翻倍的现象;回顾2008年和2009年的楼市周期,在政策刺激下,表现为市场快速复苏的现象。

这一轮楼市周期的快速复苏是建立在大部分行业处于扩张周期,市场增量空间大,同时没有持续大面积出现降薪或裁员的氛围。

经过2009年的楼市爆发期后,2010年至2013年发生了房企开始激进拿地、调控政策又陆续出台、出现房企暴雷和购房者维权等事件。

本轮楼市周期重点是“半年萧条,半年狂飙”;综合表现为快速复苏,震荡行情。

2014年至2016年楼市周期

从2008年至2013年楼市周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来看,楼市的造富神话并没有结束。

站在2023年的今天,楼市的低迷期已经快两年,回顾楼市聚焦的关键因素在于众多人吃到了2014至2016年的楼市红利。

2014年的楼市行情可以对比2023年今天的楼市,市场同样处于低迷状态。

保利首铸鹭湾效果图

2014年的楼市行情低迷状态是基于2009年楼市爆发周期的“后遗症”,多地出现降价促销,并且还缺乏购房者的现象,观望情绪达到高峰。

2014年的楼市有一个特点就是“亏本卖房”,与今天楼市现象也是类似;但是,进入2014年的下半年,楼市开始有回暖迹象了。

2014年下半年开始,楼市的量价开始复苏,市场经过成交量的累积效应,2016年上半年房价又开始向上异动了。

本轮楼市周期重点是“半年萧条,两年平稳复苏”;综合表现为平稳发展的状态,这是基于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现象。

另外,本轮楼市周期还是建立在经济扩张周期;与今天的经济环境有本质的区别。

房企开始意识到回归一二线城市的重要性,开始在一二线城市疯狂拿地,不断扩张,冲刺千亿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棚改货币化”工具的出台,投资需求开始爆发了,楼市将要进入又一轮的狂飙期。

2016年又是一个房价的狂飙年,翻倍的行情在多地出现,与2009年的现象类似,调控政策又加码。

2017年至2023年楼市周期

进入2017年的楼市,全国楼市继续狂飙,土地市场一片火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首次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宗旨,并在2017年下半年楼市有了分化现象。

紧接着的2018年和2019年楼市表现为更短的周期现象,上半年市场行情好,下半年市场行情略差。

华侨城云瑞府沙盘图

整体的楼市表现为震荡向上和分化的现象,城市之间房价彻底分化,城市内部之间同样房价分化。

后续进入了“三年小新阶段”,2020年下半年开始核心城市的房价又开始狂飙,投资需求全面爆发,隐藏的问题开始有端倪了。

众多房企在2016年至2021年完成了千亿规模的冲刺目标,房企高债务的问题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底出台了“三条红线”的调控等,房企债务端的风险开始管控,部分房企在“三条红线”调控下,出现暴雷事件。

这一轮楼市狂飙行情在2021年下半年宣告结束了。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一二手倒挂现象,房价只涨不跌的幻觉,进而引发了市场不理性的行为,后续2022年和2023年的楼市行情又让市场回到原点了。

从2018年开始,经济环境开始切换,狂飙了15年的楼市行情在此要画上阶段性的“句号”?

进入2023年的楼市有一小股小阳春的现象,持续时间短暂;现在市场渴望有史诗级的救市措施出台,扭转楼市预期。

降息,房价会涨吗?

6月2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LPR,一年期为3.55%,五年期以上为4.2%;下调了10个基点,降息空间打开了。

政策的呵护有滞后性,降息本质是撒钱,激发相关市场的活跃度;回顾2008年至2023年的楼市周期,每一轮楼市周期都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虽然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的观点情绪,例如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但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1291万人,毕业生人数约1158万人,这就是意味着未来几年年轻人还是在增长,只是这些年轻人会去哪里的问题了。

注:“漂亮国”的动作,也要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同时,国内很多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开拓国外增量市场是关键。

另外,国内的城市化率约65%,城市化并没有结束,预计还有15年左右的增长空间,最高可能达到80%,对标发达国家的水平。

例如,东莞推进的“三年深度城市化的计划”和“建设现代化产业园的举措”,无疑传递着未来楼市新增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