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诞生了无数工业精品,捷克式机枪,拖拉汽车,斯柯达轿车等赫赫有名的工业产品。今天要说的就是太拖拉这个产品。TATRA太拖拉(又名塔特拉),这个名称是源自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塔特拉山脉,塔特拉山脉是欧洲中部科尔巴阡山脉的山岭,同时也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标志。太拖拉公司 成立于1850年,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Koprivece市,它于1897年生产了辆汽车,距今已经有了124年的历史。它是继戴姆勒和标志之后造成长的厂商。

塔特拉山脉

太拖拉标志

太拖拉汽车作为独特的便是其脊梁管式车架,脊梁管式车架英文名称为BackBone,是的汽车设计师汉斯雷德温卡在1923年专门为太拖拉T11轿车所开发的。

T11底盘

T11底盘系统经过后续的改造后,演变为了6*4的结构形式,该底盘被装到了太拖拉T26卡车上,这款卡车是当时越野性能非常出色的一款卡车。

太拖拉T26卡车

太拖拉系列卡车

说起太拖拉和中国的缘分,那是有些年头了。1964年北京的新都机械厂就开始仿制太拖拉,在70年代我国也曾大量进口太拖拉作为军车使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的使用需求,1984年长征汽车厂开始以SDK的方式引进太拖拉T815车型并进行量产。当时这款车主要用于我国的生产建设,遍布于高山、油田、煤矿等工作环境恶劣的场景,主要原因就是其出色的越野性能。

用于矿山的太拖拉

太拖拉出色的越野性能源于其独特的底盘结构。脊管式车架将传动轴、差速器等结构封闭在管梁内,充分地保护了汽车的传动系统,使其避免在越野过程中传动系统受到外部的损失。再者,圆形的管梁具有抗拉、抗扭、抗弯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车辆在重载情况下的行驶性能和可靠性。

脊管式车架

脊管式车架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除了脊管式车架,其特色的半轴可摆动的车桥保证了轮胎与地面的充分接触,每只轮胎就像一只触手,牢牢抓住地面,充分提高了轮胎的驱动力。

太拖拉独特的车桥

太拖拉卡车

脊管式车架与分动箱结构

脊柱管式车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贯通全车的骨干管,该管集成了分动箱,将各个车桥并联在一起并将传动系统包裹起来。其次便是特色的断开式半轴,断开式半轴通过空气波纹管与骨干管相连,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半轴随着地形的变化以骨干管的为基准上下摆动。同时,由于其这种特殊的结构,车速一般不会太高。所以我们一般在公路上很少能看到拖拉卡车。

断开式半轴

除此之外,太拖拉也采用了特殊的悬架系统:King Frame悬架系统,6*6车型的前桥悬架使用扭杆弹簧和伸缩式减震器,而8*8车型则采用钢板弹簧和伸缩式减震器。后桥是在半轴上安装螺旋弹簧和气囊伸缩式减震器,当然不同吨位的车型,后桥的结构会有不同的变化。重载车型使用气囊伸缩式减震器搭配钢板弹簧结构,保证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后桥不同的悬架系统

这样的悬架系统可以保证更好的轮胎抓地力,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卡车空载时,轮胎会呈现一种内八字的状态,导致轮胎外侧吃胎严重。当然了,吃胎问题可以通过特殊的轮胎来解决,不够造价就要高出不少。内八字的好处是,当车辆重载时,悬架系统受到重力使得断开式车桥呈现水平状态。

太拖拉的差速器也是一个特殊结构,普通的车车桥是桥壳轴管受力,而太拖拉是半轴外壳直接受力,在车架的主减差速器充当了中间活动枢纽的作用,使得左右半轴可以绕着中间差速器单独上下摆动。其原理是差速器主动轴头两端的伞齿驱动两边错开的从动轮,使得两个从动轮互不干涉,保证了其独立性,同时左右半轴还可以以传动轴为自动上下摆动。

差速器整体外观

差速器内部结构

太拖拉T815 terrno1

太拖拉T815 S3

2011年太拖拉联手达夫推出了新车型T158 Phoenix(凤凰),凤凰采用达夫的驾驶室和帕卡的发动机,不过脊管式车架和浮动半轴依然保留。就是这样一款车,生产了六年,000辆车才下线。

太拖拉 T158 Phoenix(凤凰)

太拖拉这个工厂依然存在,不过由于其生产的车辆的使用条件的局限性,注定其生产数量不是很多。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太拖拉的工厂究竟是什么样吧。

太拖拉装配线

太拖拉装配线

太拖拉装配线

太拖拉内饰

没有的产品,只有时代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生产条件的改善,路况不断变好,越野性能不再是那么的迫切。极限的越野只能是极限爱好者的追求了。不过你大爷是你大爷,越野,非太拖拉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