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沟县基本概况。扶沟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辖大李庄、城郊、曹里、吕潭、柴岗、固城6个乡;崔桥、江村、白潭、大新、包屯、练寺、汴岗、韭园8个镇;扶亭、桐丘2个街道。扶沟县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始置县,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故里。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总人口77万。

2.扶沟县的历史由来。夏商属豫州。西周属郑国。东周属魏国。秦属三川郡。西汉属淮阳国汉高帝十一年,设置扶沟县。东汉、三国、西晋属陈留郡。东晋属豫州。北魏属颍川郡(复置扶沟县)。北齐、北周到隋颍川郡。唐属北陈州,后属颍川郡。五代属东京开封府。宋属京畿开封府。金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总管府。明属河南省开封府。清属河南省开封府,后改属陈州府。清末民国属河南开封道,后为豫东行政区。1947年扶沟解放,改属豫皖苏第五区,1949年归属淮阳专区,1953年改属许昌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今属周口市。

3.扶沟县的自然条件。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居周口、许昌、开封三地交界,地处郑州一小时经济圈。大广高速、盐洛高速、安罗高速境内交汇;郑合高铁穿境而过,三洋铁路、濮潢铁路正在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三条高速穿境而过、三条铁路连接四方”的大交通格局。扶沟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而改为扶沟,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人口77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611.4毫米,无霜期215天。

4.扶沟县的蔬菜产业。扶扶沟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对蔬菜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及时完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量370多万吨。“扶沟西瓜”“扶沟辣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约120.6亿元,“中原菜都”初具雏形。

5.扶沟县的交通条件。扶沟位于省会郑州东南方,周口市西北隅,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交通四通八达。南北方向的大(庆)广(州)高速和东西走向的永(城)登(封)高速相汇境内,各有一个高速进出口。大广、永登、机西“三条高速穿境而过,郑合、三洋、濮潢三条铁路连接四方交通格局。行政村通公交车率达到100%。境内公路总里程25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1.4公里。有国道311线穿过,全长34公里;省道2条,全长75公里;县乡道全长142公里。

6.扶沟县的自然资源。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模糊地带,具备南北方之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温差较大,降水夏秋偏多冬季偏少。周口年平均气温在14.5℃—15.8℃之间。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地下水质良好,地下六米就有水,一般的井都抽不干,水质能直接饮用。境内各种植物170余种,动物近80种。生物名贵品种有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芦笋。

7.扶沟县的城市荣誉。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中国蔬菜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十大蔬菜之乡、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先进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

8.扶沟县的经济状况。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3.8亿元,同比增长5.7%,居全市第三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居全市第一位;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5亿元,同比增长15.3%,居全市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20.48%,居全市第三位。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2.85亿元,实施项目13个,投资完成率85%,入库纳统率77%;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03亿元,实施项目11个,投资完成率100%,入库纳统率82%;实施“三个一批”项目47个。

9.扶沟县的著名景点-支亭寺。位于扶沟县城西南,占地43亩,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共有房屋100余间。建于北齐年间、已有1400多年历史。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 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景区主要由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支亭寺国槐、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佛祖殿等几部分组成。东汉中期,志伯祠被改为全神庙,供奉天地全神。北齐武平年间,佛教兴盛,文宣帝命国子监博士张思伯到此组织建寺工作,庙宇成为佛道合一的寺院,并定为紫亭寺。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沿用至今。

10.扶沟县的著名景点-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历时3年建成,馆区由主馆、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园、休闲公园四部分组成。主馆内设四个主展厅、一个多功能厅、一个廉政教育厅和半景画馆等。馆藏陈列生动再现了吉鸿昌将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馆前广场上威武屹立着吉鸿昌将军青铜塑像,铜像高7.9米、重6吨,是由扶沟县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捐资所铸。广场西侧是国防教育园,放置有由空军某部赠送的一架退役的歼-6教练战斗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赠送一部退役的坦克及两部大炮等武器。

11.扶沟县的著名景点-大程书院。大程书院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城内书院街,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2938.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间,共52间。是遗留的现存时间较久、规模较大和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国第三位。大程书院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尚宽厚,重教化、关心民疾,兴建学校。他亲自“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亲书“书院”二字匾额悬于大门之上。

12.扶沟县的著名景点-雾烟山。雾烟山,在扶沟县韭园镇。据传春秋战国时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当年老子从家乡鹿邑西行,来到扶沟雾烟山时,因口渴寻水时。听当地百姓说此地无井,全靠雨水活命。老子因而停留此地召集人们讲经说道,感化众生。七七四十九天后,山上突然冒出取之不竭的泉水。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竞日不断。雾烟山因而得名。雾烟山兴建庙宇。共建有将军殿(即山门)、老君殿、玉皇殿、王母殿、人祖殿、祖师殿、老母殿等诸殿。山后有一古刹白云寺。

13.扶沟县的文物古迹-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扶沟县古城乡古城村东北300米处,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00米,高5米。南临古城乡政府,东、西、北皆为开阔地,岗中有一小道穿过。据《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记载,凤凰岗遗址位于(扶沟)县城西南17.5公里,固城乡古北村东北角300米处。凤凰岗遗址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约5米。中间一条小路将凤凰岗遗址一分为二,路北岗已毁去一半以上,路南岗保存较为完好。1978年考古发现彩色陶瓷残片和各种石器、鹿角、兽骨以及汉代墓葬品。

14.扶沟县的文物古迹-关帝庙。在县城南街西巷,明正统年间耆老庞尚忠,天顺初知县陈纪善、刘澄,成化年间寿官刘溥,正德年间寿官乔遇重修。清康熙三十六年义民张应诏重修并建拜殿。雍正十二年生员卢宸重修山门。乾隆十七年知县马伯辂重修,并据监生刘祖唐、民人赵成功捐庙西基地建三代庙。三十九年(1774)住持僧心宣,嘉庆三年知县杨芝年重修。道光三年州同张灿等建春秋阁。城郊郑关村关帝庙为明尚书刘自强嘉靖年间建。

15.扶沟县的名胜古迹-扶沟城隍庙。位于扶沟县城昌盛西路(原西大街)路北,今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院内。,建于清代,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元朝至正年间工部差官潘忠济建,毁于兵。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刘镒再建,正统十年(1445年)知县韩璟重修,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县胡宣买庙后地6亩以广其制。二十一年(1485年)知县李增、弘治十年(1497年)知县汪瀚、嘉靖十五年(1536年)署县刘廷瑚、四十四年(1565年)高岭重修。

16.扶沟县的名胜古迹-吕潭学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民国时期)重要史迹。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爱国将领吉鸿昌创办,故又称吉鸿昌学校。原校舍整齐,设备齐全。1938年黄水泛滥后仅存房屋25间。建国后多次拨款维修。现有教学楼、宿舍、办公室保存较好,包括小学和初、高中部。学校先后易名"吕潭完小"和"吕潭中学"。1987年,当地政府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学校改名为"吉鸿昌学校",并聘请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担任名誉校长。

17.扶沟县的名胜古迹-吉鸿昌故居。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二村村委会,为明三暗五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6间的三合院。1895年,吉鸿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吉鸿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于吕潭乡吕潭古镇,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党员,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杀害于北平,牺牲时39岁。

18.扶沟县的文物古迹-扶沟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扶沟县白潭镇三所楼村北边,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年)。民间传说,扶沟白马寺的建造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隋唐,这里有条大河,被一道土岗所阻,河水湍急汹涌,水中有一只号称“水大王”的老鳖精,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行人。唐太宗李世民巡视天下,乘船经过此处,“水大王”老鳖精发威了,唐太宗李世民大怒,下令射杀水怪,他的坐骑化作一条白龙,白龙潜入水底捉住老鳖精,摔死在冈陵上。为了表彰临危救驾的白骏马,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白马寺。

19.扶沟县的特产-扶沟辣椒。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水质优良,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出产的扶沟辣椒个体均匀,色泽红润,皮厚籽多,籽粒饱满,辣味适宜,香味浓郁,富含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维生素C。扶沟辣椒个体均匀,色泽红润,皮厚籽多,籽粒饱满,辣味适宜,香味浓郁。扶沟辣椒含辣椒素大于600毫克/千克,二氢辣椒素大于320毫克/千克,维生素C大于140毫克/千克,粗纤维小于6%。

20.扶沟县的特产-扶沟西瓜。果型端正、外观色泽一致,果肉色红质脆,甜爽宜口。扶沟西瓜以优良的品质而著名。经折光计测量糖分在8-12度,瓜心甜度可达13-14度,钾及微生素含量丰富。扶沟西瓜覆盖扶沟境内汴岗、大新、练寺、固城等16个乡(镇),生产面积30万亩,年均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土壤黄裼土少和砂潮土多,地表白天升温快、晚上散热急,非常适合西瓜生长及糖分积累。

21.扶沟县的特色美食-吕潭鱼香。吕潭鱼香在扶沟颇有盛名,做出的鱼,见菜不见鱼,清香不油腻,具有滋阴壮阳、温身祛寒之功效。吕潭在明朝是中州四大名镇之一,“长弓鱼香”家店做出的鱼香肉丝格外出名。相传,清乾隆乘舟南巡路过吕潭,品尝“长弓鱼香”赞不绝口,欣然命笔题出“鱼香村”三字,后店家得知是万岁爷到了,觉得三生有幸,把他所题“鱼香村”三字精雕细刻,挂在门额,作为招牌,从此生意更红火。现吕潭鱼香在扶沟颇有盛名,做出的鱼,见菜不见鱼,清香不油腻,具有滋阴壮阳、温身祛寒之功效。张俊伟继承祖上“鱼香特色”,在吕潭开一饭馆,打出一鱼十吃,食客盈门。

22.扶沟县的特色美食-关记烧鸡。关德功烧鸡,又称关记烧鸡,是河南周口市的汉族传统名食,属于豫菜系。型美观,色佳味美,美口不腻。不论热凉只要提着鸡腿一抖,即可骨肉分离。关记烧鸡是清代光绪年间,由关德功祖父关洪斌创制的,早在清末民初已誉满周口、漯河一带。与道口、孔集烧鸡齐名,为河南省三大名烧鸡之一,深受周口群众喜爱,而且还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安徽、山东等省市。

23.扶沟县的特色美食-王三水饺。王三原名王绍先,因他排行老三,故人称王三。他在周口市开三处水饺馆,制作的水饺味道鲜美,所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人们称赞他是"水饺王"。王三祖籍北京,在清朝初期周家口商业鼎盛时期,祖上由北京迁居周口,祖辈传统经营饮食,曾祖父、祖父及父亲先后在周口二板桥、胡家集、大渡口等处开设饭店,出售面条、锅盔、水饺等以水饺为主。王三水饺皮薄馅饱,皮筋馅脆;肉丸不散,入口流油;肥而不腻,清香可口;不腥不膻,味道鲜美,具有独特风味。

24.扶沟县的特色美食-逍遥镇胡辣汤。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该汤以小麦面粉和熟牛、羊肉为主,佐以砂仁、花椒、胡椒、桂皮、白芷、山楂、甘草、木香、豆蔻、良姜、草果、大茴、小茴、丁香等近30余种纯天然植物药料,根据不同的配比综合熬制而成,再加入适量的味精、香油、陈醋,不仅香辣扑鼻、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健脾开胃、祛风驱寒、活血壮骨、滋阴壮阳、提神醒目、利尿通淋、调中和气等神奇功效。

25.扶沟县的特产-扶沟创奇。创奇全脂豆参是以扶沟县无公害黄豆、青豆和黑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的药膳配方,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扶沟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被誉为豫东平原的一颗明珠,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乡。创奇全脂豆参是以扶沟县无公害黄豆、青豆和黑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的药膳配方,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内含大豆蛋白质,是健脑、美容、润肤、强体的最佳营养素。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6.扶沟县的特色美食-汴岗大盆鸡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汴岗镇的特色美食。大盆鸡采用当地土鸡,加以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肉蔻、白芷、丁香等烹制出来,色泽微黄,味美肉嫩,汤汁浓稠。相传瓦岗寨的李密当年在汴岗住扎时,爱吃鸡,常令军厨做出用大盆盛之一用,因此这道菜就叫大盆鸡。李密死后葬于此,这个地方改名殡王岗,这个军厨就在这个镇上开饭馆为生,以制做大盆鸡闻名。现在汴岗街上开大盆鸡店的有几家,大都是军厨的后代。

27扶沟县的特产-王氏烧酒。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王氏烧酒始于洪武元年。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正,字大公,明朝红旗督总,乃石樑王氏之后裔。洪武元年,因战功显赫,封地白潭。始祖好酒,迁白潭有酒师随行。王府中有古井一口,活水日夜翻涌,传为白潭龙之精华,乃酿造好水。大公煮酒初成,酒清爽甘冽,香飘十里,引之壮人魂魄亦不晕头。一时饮者云集方圆千里,遂知王氏烧酒美名。王氏后人在明清时期曾多次带烧酒进京进贡。白潭古镇王氏小烧酒传统酒坊,作坊式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技艺精湛,是民间手工酿酒技艺的“活化石”。

28.扶沟县的古镇-固城乡。地处河南省扶沟县西南部,南与西华县毗邻,西与鄢陵县接壤,为扶沟县西南重镇.全乡辖2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4.2万人,9.1万亩耕地,总面积85.2平方公里。.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据明《成化总志》及光绪十九年《扶沟县志》记载:在邑西南35里,汉置。城系砖墙,四门严峻,有城隍庙、戏楼、天爷阁,周围环水,其势甚固,"固城"因此而得名。境内现存古迹凤凰岗、道清寺、天爷阁和春秋古城墙等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