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

那么什么是思维定势呢?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就是指人们会按原有的思考习惯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阻碍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于思维定势的小故事1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关于思维定势的小故事2

大象是一种力大无比的动物,可是只用一根细细的竹竿就可以把它拴住,世界上许多的驯象人都是这么做的。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竹竿上,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它们只好放弃努力,并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

渐渐地,象长大了,虽然它已经有很大的力量,别说是竹竿,就是一棵树也可能连根拔起,但它自己却不知道!它以为这根细细的竹竿仍然是他无法挣脱的,甚至连试都没有试一次。小时候形成的印象,一直保持到长大,却没有通过尝试去发现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拴住大象的不是什么竹竿,而是那种“我没法逃脱”的想法。

思维定势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思维模式,即通过各种思维内容体现出来的思维程序、模式,既与具体内容有联系,却又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许多具体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逐渐定型化了一般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二是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不仅逐渐成为思维习惯,甚至深入到潜意识,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尤其表现在,要改变一种思维定势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认识,自觉的进行;其次要有勇气和决心。

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

1、趋向性

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2、常规性

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

3、程序性

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

打破思维定势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一旦我们认定了一个事情的方向,或者选择一条自认为适合自己路,我们就会坚定不移朝一个方向或已选的那条路前进,即使它是一条不归路,因为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认为,这样就是事情发展的本来样子,以至于我们通常都不能意识到其他的解决方法和更好的选择。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功能固着”。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发生。功能固着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的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还能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于扑灭烈火。

正确理解并面对思维定势,我们怎么办?

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毕竟一个事物是有两面性的,有积极的也会有消极。

消极思维定势是由于我们在解决新问题时,如果和旧问题是相似的,那么思维定势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但是如果旧问题是差异的,思维定势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思维定势是很强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创新的认识。而想要改变思维定势,思维转变的力量(在不同角度思考现有的思维定势并明确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这个转变是立即发生的,还是经过计划缓慢进行的,最终改变那些会带来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关于破除思维定势的事例1

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来一小孩,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

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关于破除思维定势的事例2

一个化学实验室里,一位实验员正在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水,水流很急,不一会儿就灌得差不多了。于是,那位实验员去关水龙头,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住。

如果再过半分钟,水就会溢出水槽,流到工作台上。水如果浸到工作台上的仪器,便会立即引起爆裂,里面正在起着化学反应的药品,一遇到空气就会突然燃烧,几秒钟之内就能让整个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实验员们面对这一可怕情景,惊恐万分,他们知道谁也不可能从这个实验室里逃出去。那位实验员一边去堵住水嘴,一边绝望地大声叫喊起来。这时,实验室里一片沉寂,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靠近。

就在这时,只听“叭”地一声,大家只见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实验员,将手中捣药用的瓷研杵猛地投进玻璃水槽里,将水槽底部砸开一个大洞,水直泻而下,实验室里一下转危为安。

关于破除思维定势的事例3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费尽心机,也想不出办法。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

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大获成功,而且从此以后,世界上的电扇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这样一来电扇的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们在使用的同时又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关于破除思维定势的事例4

有个叫谭振兆的人,小时候家里宽裕定了富家亲,谭家渐渐衰退,女方父亲便想退婚。他岳父做了两个阄,说一个写‘婚’一个写‘罢’,让他抓阄决定亲事。谭振兆心想:两个阄分明都是“罢”字,不能上他的当。

他拿了一个阄吞在腹中,指着另一个说:“剩下的那个阄打开看看,如果是‘婚’马上退婚。若是‘罢’字,就说明我吞的是‘婚’字,马上成亲。”骗局被识破,他岳父只好把女儿嫁给谭振兆。

跳出困境,路就在脚下

通过上面这几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

首先,意识到惯性思维的利弊。它具有隐蔽性、持续性,一经形成,就会如影随形,在使用时保持警觉。先用惯性思维解决,行不通了记得跳出,寻找新的角度。

其次,不断更新观念、升级认知。持续学习、多实践,不断习得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来改变以往看法。当新、老认知有冲突时,结合环境判定。

其三,多独立思考、坚持己见。有意识的培育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克服自己的从众心理,尤其是在“砖家”“领导”“著作”面前。

其四,哪怕失败也要自信。往往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需要打破思维定势,特别是经过努力和付出后,最终还是失败,更容易使我们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时候需要理性思考。

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我们需要惯性思维。当站在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

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尽管有时会很困难,但是当你与不同的人交谈,分享你的思考,这会让你跳出这这种思维定势,跳出困境,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