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延续了千百年依旧傲然挺立于东方。我们清楚是黄河和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但中国海洋以及祖先对于海洋的开发利用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谈起世界的航海壮举,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哥伦布、麦哲伦等人,联想到他们所属国家借海洋而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经常忽略了我们自己国家也曾有大大小小的航海壮举,也曾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航海史上创下的丰功伟绩。发生于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的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家喻户晓的航海故事,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和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外交故事。郑和七下西洋这场历时二十八年,行程十万余里,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的伟大奇迹为何只发生在明朝?给沿线国家带去什么影响?这场航行对中国海洋文化未来发展又有什么借鉴启示呢?

一. 郑和下西洋得以成功的条件

1. 自然条件

中国海域的辽阔和浩瀚,为中国人民开辟航道、大范围开展捕鱼作业等海洋生产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国海域的不同特点为中国人民发明和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并开展持续性的渔业生产提供了基本前提。此外,中国人民对海洋自然情况、地理状况的观察认知与总结,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对海洋的利用,中国人民从秦汉时期就开启了对海洋潮汐、季风、洋流等自然现象的探索之路。

关于季风,据《萍洲可谈》记载:“船舶去以十一、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而对航线的记载,在我国史籍中屡见不鲜,以南海为例,唐代贾耽在《广州通海夷道》记载: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

2. 经济条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支撑其他社会条件社会资源的运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国家,从秦王朝的建立发展至明王朝建立大约经历了1200多年。朝代的更迭推动了经济的向前发展,在明王朝时期资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

多年来的外交活动、西域及周边国家的朝贡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中国的货物出口也稳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使得白银大量流入。此外,明王朝还成功将云南纳入了国家版图,领土的扩张也促使国力更加强盛。

3. 科技条件

战国时期,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就发明了罗盘,但早期的罗盘主要用于风水探测。经过不断的打磨改造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指南针”。郑和下西洋就采用了磁罗盘定航向,以更数定航程,充分利用海图保证了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而不迷失方向。船队的管理还通过“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来保证庞大的船队在严密的组织下有序的航行。

此外,中国的造船事业经过了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到明朝时期发展至顶峰。船体增大、结构合理、种类繁多、技术高超……这些优势在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 郑和下西洋的深远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不仅是大明帝国王朝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不可磨灭的深刻烙印。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各种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各说其辞,或为了“踪迹建文”,或为了“耀光异域,示中国富强”,或为了“宣德化而柔远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能够确定的一点就是与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征服、不是殖民,而是出于一种和平友好的目的访问其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大放异彩、创新融合。

通过这种友好的方式,中国给亚非等30多个国家带去了中国的食品、科技、先进文化,使明朝达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西航道,丰富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和航海知识,开阔了眼界。其中郑和下西洋留下的《郑和航海图) 把沿途经过的各国方位、山川河流、岛屿浅滩、码头港口、城镇庙宇等,一一形象地标明在纸上,是一部出色的航海手册,是后代研究中国及附近海域的珍贵历史资料。

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除了那条“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外,这一片碧波荡漾的蓝绿交织的海水也如纽带般连接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心,推动了中国人民与亚非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三.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启示

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海洋。海洋千百年来不仅滋养了种类丰富的海洋生物,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在不断的迭代变化中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海洋文化。

什么是海洋文化?我们可以把海洋文化认为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文明生活内涵,是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的产物。海洋文化是相较于内陆文化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它具有崇尚力量、自由的天性,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它更富有开放性、外向型、兼容性和冒险性。

中国的海洋文化自郑和下西洋后便日渐衰落,长期的闭关自守使清朝上上下下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大炮的轰鸣、硝烟的翻滚、永无休止的战争、领土主权的失守,带给的是一个拥有光辉灿烂文明的强大帝国的致命性的打击。在祖祖辈辈的前仆后继和英勇牺牲中,我们才得以保持领土的完整,种族的延续,文化的传承。

经过了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战争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带给的是中华民族全新的希望,中国的海洋领土的管辖及治理,海洋生态的保护也逐渐受到重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还有14000多公里的海岛岸线和7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海岛.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拥有面积约 3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透过海洋文化,我们看到的是先辈们为维护祖国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是后辈“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深切悼念,是先辈们“万里天风永靖鲸鲵波浪,三山海日照来龙虎云雷”的世代心愿,是“兴我海权,强我海防,铭记历史”的警钟长鸣。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畅想,它融合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沿线的国家地区的生存与发展串联在了一起。当今的世界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体,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海洋文化之于弘扬中华文明、之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都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说海洋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那么海洋文化是保障其发展的“软实力”。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舞台,海洋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从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内在逻辑,还应该与时俱进,拓宽视野,放眼全球。中国海洋文化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故事不会过时,但是讲故事的方法却会过时。在这样一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在发展海洋文化的同时去思索去深挖应通过什么样的讲述让我们的海洋文化能够在一带一路的大愿景下更加有效地去覆盖,去实现一种能够跨越文化跨越地域跨越藩篱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传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中华民族在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管理海洋等方面将有更大发展,中国的海洋文化也将会为中国海域打造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谐之海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